查看原文
其他

校徽有小恐龙,为何一片叫好?

汪灿 光明日报 2022-06-28

文|汪灿
大学校徽,可以是“可爱”风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
近日,成都理工大学发布了新版校徽,其最显眼的,是一只灵动的白色“小恐龙”。其实,在早期的版本中,“小恐龙”就存在了,该校校徽还因此被称为“最可爱的校徽”。几年前,校徽版本更新,“小恐龙”消失,这让不少校友惋惜不已。

 
随着“小恐龙“的回归,“最可爱的校徽”又圆满了。很多校友喜大普奔地表示,“小恐龙”才是校徽的灵魂,很多网友也点赞“真的好可爱”。
 
为什么校徽上有只“小恐龙”?成都理工大学官方解释称,恐龙形象来源于该校博物馆镇馆之宝——马门溪龙化石标本。它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恐龙、亚洲保存完整恐龙化石中的最大者,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,具有社会知名度和校友认同度。该恐龙造型昂首挺拔,契合该校“不甘人后、敢为人先”的精神。
 
看,“可爱”背后,原来有这么多的讲究,这么深厚的底蕴,这么深远的意义。我们也不难领悟到,庄重严肃和生动活泼,可以如此和谐地存在于校徽之上。
 
其实,校徽上有动物形象的,不只成都理工。江西九江学院的校徽上,就有一只跃起的白鹿,同样寓意丰富且美好。

 
真正引人关注的,是校徽的变化。动物元素的出现或消失,是校方和学生/校友、和社会的一种互动。成都理工说,“小恐龙”具有社会知名度和校友认同度,可见其回归,蕴含了校方对校友感受和社会意见的回应。
 
有意思的是,除了官宣的“动物版”校徽,网上还有不少“野生版本”。比如,有兰州大学校友设计出有骆驼元素的兰大校徽。灵感出自网上一个流传许久的梗:每年高招时,兰大师生经常被问:“听说兰大上学都是骑骆驼的,是真的吗?”与此类似的,还有中山大学校友创作的“两只鸭子版”校徽。这来自于一篇网络爆款文章中,作者将中大英文校名 “Sun Yat-sen University” 谐音为 “双鸭山” 。还有,四川大学的校友在母校校徽中画上了一只熊猫……

 
不管是官方认定的,还是校友/网友们的创作,有一点是殊途同归的,即消解了大学校徽乃至大学的“高冷”人设,让其变得亲切、接地气,从而提高了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这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,是很重要的。
 
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,大学和考生早已进入双向选择时代。每到高招季,大学之间的“抢人大战”可谓激烈。安排校园开放日、向各地高中派出招生组、发布官方招生宣传视频、盘活校友群资源……大学们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身形象,吸引考生报考。

 
近几年,网上总会出现一些大学“土味”“魔性”招生广告,迷乱的配色、房地产广告式的表达、各种调侃自黑,组合成了一幅既真实又魔幻的图景。这些招生宣传,往往是这些大学的校友或在校生自发制作的。真要说起来,对于想要报考该校的考生来说,这些招生广告能提供的有效信息有限,更多是校友和同学们“懂的都懂”式的自嗨玩梗,但其传播效果往往非常好,成为官方招生版本外的重要补充。因为“自家人”乐于为母校转评赞,社会也很容易从校友们的“自来水”狂欢中,读出一个朴素的道理:毕业生们这么喜爱,这所大学肯定“有点东西”。
 
这反过来也给大学如何打出、打响自己的品牌,提供了一种借鉴。大学固然要珍惜自己的羽毛,恪守科学精神和科研学术规范,敬畏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,但也要改变一些曲高和寡、关门办学的观念和做法,学会打开门、俯下身、“说人话”,善于将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、学科优势、创新创造精神等内核,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,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。

 
总之,大学应当该坚守的坚守,该创新的创新,不一味拔高,也不一味下沉,向着开明与严肃融合、创新和实用兼具的目标努力。 
 
热点视频推荐
↓↓↓
更多内容
关注“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
↓↓↓
关注“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
↓↓↓

又见二房东卷款跑路?套路并不新鲜

童诗被篡改,来自大人的“傲慢”?

博主在切尔诺贝利拍照,是无知吗?

班级安装视频监控,真与学校无关?年轻人真的不爱“好好说话”吗?


字:汪灿
图片:网络
朗诵:王茜
责编:王子墨
编辑:朱晓帆 常莹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